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鳞茎供药用,药材“贝母”为本属植物的干燥鳞茎,有悠久的使用历史[1]。贝母因其形状得名,《本草经集注》说:“形似聚贝子”,故名贝母。别名:勤母、苦菜、苦花、空草,药实。贝母属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,特别是地中海区域、北美洲和亚洲中部。植物学史贝母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中品。《本草经集注》释其名,谓根“形似聚贝子,故名贝母。”因而,古代贝母具“聚贝子”形态的,包括了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假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(Maxim.)Franquet,如陆玑《诗疏》云:“叶如栝楼而细小,其子在根下如芋子,正白。”《本草图经》中蔓生“贝母”的附图也与之相符。至于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,唐《新修本草》记载:“四月蒜熟时采,良叶形如大蒜”。《重修改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中所收的“峡州贝母”亦明显为贝母属植物。自唐代以后,以贝母属植物作为中药贝母一直沿用至今。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;鳞茎深埋土中,外有鳞茎皮,通常由2(-3)枚白*粉质鳞片组成(鳞片内生有2-3对小鳞片),较少由多枚鳞片及周围许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,前者鳞茎近卵形或球形,后者常多少呈莲座状。茎直立,不分枝,一部分位于地下。基生叶有长柄;茎生叶对生、轮生或散生,先端卷曲或不卷曲,基部半抱茎。花较大或略小,通常钟形,俯垂(但在受精后花梗逐渐向上,在果期直立),辐射对称,少有稍两侧对称,单朵顶生或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,具叶状苞片;花被片矩圆形、近匙形至近狭卵形,常靠合,内面近基部有一凹陷的蜜腺窝;雄蕊6枚,花药近基着或背着,2室,内向开裂;花柱3裂或近不裂;柱头伸出于雄蕊之外;子房3室,每室有2纵列胚珠,中轴胎座。蒴果具6棱,棱上常有翅,室背开裂。种子多数,扁平,边缘有狭翅。
Copyright © 西藏林芝恒通燃气有限公司